发表日期:2008年7月2日  共浏览3109 次   出处:重庆奶业协会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刘成果呼吁:构建奶业和谐发展长效机制

刘成果呼吁:构建奶业和谐发展长效机制

记者:您怎样看待当前奶业形势?
刘成果:在我国奶业发展的关键时期,20079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出台。国家支持奶牛饲养的力度加大,奶农增强了信心,积极性得到了恢复。国家对奶业发展的扶持和奶牛良种补贴资金从去年的一亿元增加到今年的2.4亿元。首次投入两亿元在八个奶业主产省区启动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首次将挤奶机、牛奶储运设备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启动奶牛养殖政策性保险等。加之饲料价格上涨的推动和国际市场奶价的拉动,原料奶价格提高,卖牛杀牛现象停止,奶牛饲养效益和饲养量增加。根据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郊区和双城市的典型调查,按目前的饲养成本与收奶价格标准,散养户每头奶牛纯利润收益为1124元,养殖小区为2001元,规模养殖场为5730元,平均为2952元。
  
记者:这种积极的变化是否能稳定地保持下去?

刘成果:这种变化并不稳定。目前原料奶价格已经有回落的迹象,市场上个别产品又有促销的苗头。其主要原因,一是原料奶价格受双重挤压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在产前,近期豆饼、浓缩料等精饲料价格一直呈现上涨趋势。今年3月豆饼价格每吨达5000元,是去年同期的2.3倍。在产后,乳品加工企业利润低,甚至出现亏损。根据对黑龙江某乳品企业生产调查,百利包纯牛奶出厂价格为每千克4.98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5.8%,原料奶进价为2.98元,同比上涨了39.04%,需要支付的加工、包装、运输、人工、财务等生产成本为2.66元,销售成本为0.744元,企业最终获得纯利润为每千克0.1元,利润率仅为2.1%,远低于食品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加之国际市场乳制品价格回落,出口量减少,很可能导致奶业出现新的波动。二是国务院《意见》对奶业的扶持政策尚未全部落实到位,尤其是一些影响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深层原因尚未消除,矛盾尚未解决。

   
记者:面对这种形势,您对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有什么建议?

 
刘成果:在继续推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同时,我们必须从解决奶业发展各环节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入手,构建奶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

 ()原料奶收购价格的形成机制。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牛奶生产成本与收购价格挂钩,去掉成本加上合理利润就是原料奶的收购价格。成本是多少?需要进行定期调研,通过调研及时掌握成本的变化,然后进行协调,提出原料奶收购的指导价格,并进行监管。

     ()各个环节的利益联结机制。多年来,牛奶生产和乳品加工两层皮,因为没有一个共同利益的联结,造成产业发展不协调、不稳定。现在能做到的,一是实行合同收奶,促进奶业一体化经营。二是发展奶农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奶农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奶农在这个链条上的话语权。三是鼓励乳品企业自建稳定的奶源基地,基地建起来后,本身就利益一体化了。

 ()质量控制机制。目前,我国原料奶质量控制不健全,用奶旺季,降低原料奶质量标准,抢夺奶源。用奶淡季,压级压价,限收原料奶,造成原料奶市场混乱,质量得不到保证。现在最现实的就是要把第三方检测机构建立起来。

 ()法律标准监督机制。奶业是个惠及全国13亿多人口的产业,至今没有一部全国统一的法规。应该制定国家奶业条例,使奶业的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应该对现有标准及其实施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和清理,并逐步完善,为加强对奶业生产的规范和监管服务。

 ()宏观调控机制。一是创新奶业管理机制。从建设现代奶业产业体系的需要出发,尽快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二是实施科学的产业政策。解决奶业合理布局问题,避免产生在一个地方加工企业过于密集,加工能力过剩而争抢奶源的问题,也避免乳品企业为争夺乳品市场而无序竞争的问题;三是建立乳品国家储备制度,起调节丰枯、平抑价格的作用;四是加强行业自律。

发表时间:2008-07-01 编辑: 重庆奶业协会 来源: 市场报


上一篇:日本饮食启示录:牛奶是重要的长寿功臣
下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秘书长陈际瓦冒酷暑视察重庆光大奶牛梦工场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 中国“学生饮用奶”会议在重 [65281]
 · 关于深入开展重庆市“学生饮 [34339]
 · 新希望乳业荣获全球“德勤卓 [19621]
 · 为中国奶业贡献一生的美国科 [10927]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1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