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民生财政“挤”出免费牛奶 9区县小学生喝免费奶
3月1日,渝北区4.6万余名小学生收到大礼包——该区财政每年拨款800多万元,为辖区小学生每周免费提供600毫升饮用奶。
这事在我市已经不算什么大新闻,为小学生提供免费奶的新闻早已频频见诸报端,荣昌、江北、万州、南岸、北碚、沙坪坝、涪陵、石柱……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市至少有9个区县(自治县)开始实施或即将实施“小学生饮用奶”工程,越来越多的孩子喝上了香甜营养的免费奶。
小学生免费奶频现我市
时间追溯到2006年4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我市视察工作,在光大畜牧业有限公司考察时欣然题词:“我有一个梦,让每个中国人,首先是孩子,每天能喝上一斤奶。”如今,总理的梦想在我市逐渐变为现实。
2007年5月28日,荣昌县在我市率先启动了“农村小学生饮用奶”,由县财政拨出530万元专款,每周为4.8万余名农村小学生每人免费送上两盒保鲜奶。同年6月1日,财政实力雄厚的江北区也启动了“小学生饮用奶”工程,全区52所小学,3万余名小学生,包括外来的4700多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行课期间每人每天免费饮用一包鲜奶。
此后,随着“健康重庆”建设,我市区县财政向民生倾斜,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相继有万州、渝北、南岸、北碚、沙坪坝、涪陵、石柱等7个区县(自治县)启动了“小学生饮用奶”工程。或采取政府全部买单,或采取政府部分买单部分补贴,或只针对农村小学生,或只针对贫困小学生……实施方式不尽相同,但都向“孩子每天能喝一斤奶”迈出了步伐。
孩子们身高每年多增2.46厘米
为何区县会频频推出“小学生饮用奶”工程,它究竟对孩子们的成长有何好处?
江北区猫儿石实验学校是一所专供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学校,该校有947名小学生,其中农民工子女就有913人。来这里读书前,很多孩子不知道牛奶啥滋味,刚开始有部分孩子一喝牛奶就拉肚子,喝不习惯。现在这些孩子已经把牛奶当成了每天的必需品。
仔细对比孩子们喝牛奶3年多来的变化,猫儿石实验学校校长潘兆瑞明显感觉孩子们的身体变好了:以前升旗仪式或是上体育课,常有学生体力不支晕倒,现在已很难见到。
“喝了牛奶后,我很少感冒了。”该校六年级二班的学生刘程城虽然看上去很瘦,但白皙的脸上透着红润。“我以前比现在瘦多了,一年要感冒七八次,打针吃药都怕了。但现在我的身体好多了,一年难得感冒一次。”
针对小学生饮用牛奶后生长发育状况,江北区专门进行了抽样调查:把2004年至2005年与2007年至2008年,6至14岁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比较,发现小学生饮用牛奶后平均身高多增长了2.46厘米,营养不良的情况下降了6.17%。
财政挤挤就能实现
也许有很多人会说,这些区县财政收入高,自然能拿出钱来让孩子们免费喝奶。
但记者仔细看了相关区县名单,发现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石柱赫然在列。该县将于4月1日启动这一工程,由县财政拿出400多万元,让全县4.5万名小学生每人每周喝上两袋牛奶。
“其实现在财政收入都在增长,关键是一个观念问题。”高洪波坦言,江北经济发展快,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希望能让更多老百姓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自然就向民生财政倾斜。“小学生饮用奶”工程是一个值得长期坚持的好政策,财政挤一挤也能挤出这笔钱来。
市社科院有关专家则认为,实施这一工程,并不在乎财政收入有多少,经济好点的区县可以一步到位,经济差点的区县可以分步走,先针对贫困学生,再针对农村学生,最后普及到所有学生。“关键是看有没有这个想法,愿不愿意做。”
据了解,在全市率先推开这一工程的荣昌县,于去年9月追加了投入,农村学生由原来每周两次饮奶增加到三次。
发表时间:2010-03-12 编辑:重庆奶业协会 来源:重庆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