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6年3月18日  共浏览1001 次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学生营养计划的4块钱该怎么花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自2012年正式实施以来,已经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带去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基本消除农村学生“饿肚皮”、在校学生“没地儿吃”的现象与状况,赢得广泛赞誉。为了让这一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更上一层楼,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继续围绕学生营养改善问题献计献策。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怎样才能让计划取得更大成效,记者采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主任胡小琪教授,通过营养专家的眼睛看农村学生营养改善。

    人民网: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整体营养状况如何?

    胡小琪:当前我国中小学生营养缺乏和超重肥胖并存。前者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后者多发生在城市。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经济条件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归咎于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问题。

    人民网:根据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安排,中央财政每天给孩子们提供4元钱营养补助,这笔钱够用么,孩子们通常怎么吃?

    胡小琪:营养改善计划重在“改善”,这4元钱起到的是补充作用,并不是全部。目前这4元钱主要有三种使用模式:大部分试点学校都采用食堂供餐模式,将4元钱直接补到学生午餐中;没有食堂的学校,可考虑课间加餐,基本模式是“牛奶+X”;在少数交通不便且人数少的教学点,可由附近的农户做好午餐,送到学校,这笔费用则相应支付给农户。

    人民网:作为一位营养改善工作者,您长期投身在科研和一线调研工作中,据您了解,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生的营养摄取上有哪些突出问题?

    胡小琪: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学校营养配餐能力不足,专业人员、专业知识仍然欠缺。第二,关键营养素摄取不足,例如学生对蛋白质、维生素A和钙的摄取仍有较大缺口。这一点也与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有关。第三,学生营养知识不足,饮食行为不合理,每天吃零食、喝饮料的情况较为普遍。

    人民网:您认为从哪些方面着手有助于解决您提到的这些问题?

    胡小琪:首先是希望各级政府能加大财政支持,同时学生家长也要积极参与分担,让孩子们吃的更好。经过我们的计算,要基本满足儿童生长发育需要,符合营养均衡的原则,小学和初中生全天膳食所需的食物成本约在8~10元左右。

    第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直倡导推广食育教育,让老师、学生、家长都能了解科学的饮食知识,用正确的知识来指导一日三餐。因此,我们希望教育部门能够加强中小学食育教育课程、课时的设置。

    此外,推动成熟的营养改善项目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相结合,是保障营养安全、有效供应可取途径。以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为例,一盒200毫升优质、安全的学生奶就可提供大约200毫克钙和6克蛋白质。

    更重要的是加快学生营养立法。立法有助于促进营养配餐标准、营养健康教育等切实落地,让“吃什么”、“怎么吃”有的放矢。现在很多国家都设有《营养法》。以日本为例,1946年日本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的出台《营养法》,几十年来《营养师法》、《营养厨师法》、《营养改善法》、《学校供餐法》、《食育法》等不断出台,战后日本的经济腾飞与国民营养健康水平是分不开的。大家耳熟能详的是日本“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故事,而在背后促进营养持续、有效供应的正是这一系列法律。

                                   发表时间:2016-3-18  编辑:重庆奶业协会网 来源:中国人民网  
卢迈:改善儿童营养是国家脱贫攻坚的重大组成部分
来源:人民网 日期:2016-03-18

    人民网北京3月14日电(初梓瑞)儿童营养健康是国家人口素质的重要基础。儿童时期的营养不良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逆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长期关注农村学生营养问题,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做出了积极贡献。

  改善儿童营养是国家脱贫攻坚的重大组成部分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曾做过关于“孩子健康状况对未来国家竞争力影响”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儿童营养不良会影响人的智力发育,蛋白质的缺乏可使智商降低10-15分,缺铁性贫血可使智商降低5-8分。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称,基金会自2007年以来,从反贫困、实现社会公平角度出发,开展改善儿童营养方面的研究和实验,尤其是6-24月龄营养改善和寄宿制学生营养改善方面的研究是具有开创性的。

  卢迈表示,改善儿童营养是国家脱贫攻坚的重大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投资,它有利于培养未来高素质的劳动力,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从根本上脱贫。

  营养改善计划不仅仅是“吃饭”的问题

  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阳光校餐”2015年报告来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超过90%的学校都建了食堂。虽然现已有一批管理规范的农村学校已经做到保障学生的主要营养需求,但营养改善计划依然存在着问题。

  卢迈表示,营养改善计划看似是一个吃饭的问题,其实是地方政府认识、治理水平的问题。有的地方还没有意识到营养改善计划是扶贫、脱贫的重要手段,组织实施力度不够。如,有的食堂不做营养餐,食品采购管理不严格,采购价格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等,这些就导致膳食补助资金没有花好、花到位。另外,营养知识的不足也是目前营养改善计划存在的问题。

  学生吃不饱将直接影响教育质量

  据卢迈介绍,营养改善计划要真正做到营养改善,需要扎扎实实、分步实现。通过基金会2012年的普查,超过半数的孩子上课都有饥饿感,这直接影响了教育质量。

  所以第一步是不再让孩子饿着肚子上学,现已有不少地方已达标。第二步是满足学生的营养需求,如能量、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等。

  现在国家每个贫困地区学生每天补助4元钱,每年中央财政共支出180亿元,如果都像那一批优秀学校那样精打细算,可以做到基本满足农村学生的营养需求,在孩子吃饱,主要营养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为孩子提供牛奶。现在有的地方也是用这种方法,在保证正餐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出钱给孩子每天补一个鸡蛋、一盒牛奶。有些企业也积极开展学生奶项目,这种做法值得鼓励。

  营养脱贫和教育脱贫是消除贫困的重要手段

  营养脱贫、教育脱贫是消除贫困的重要手段,营养改善计划恰好将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

  根据基金会调查结果显示,“阳光校餐”项目所覆盖的100个试点县中,约20%的学生家庭在精准扶贫范围内。因此,卢迈建议:
一、将营养改善计划落实效果作为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指标,提高地方政府认识;

  二、利用科技手段创新民生政策的监管方式,互联网信息公开、大数据监督评估,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杜绝违法违规现象,提升地方的执行力,让营养改善计划的执行更精细、更科学、更规范、更严格。

  三、要研究结合实践,一方面,将宁夏、陕西等省份取得的经验进行分享、借鉴和学习。另一方面,研究国际经验,如丹麦、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强化食品方面都有很好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加以研究、引入。

营养改善计划助力3200万农村学生健康
来源:西南商报 日期:2016-03-18

    为提高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水平而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于2011年启动至今,已经过去了四年多,大大提高了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营养状况,为孩子们送去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不仅 “吃得饱”,而逐步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变。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针对儿童青少年人群专门提出,要着力降低农村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做好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保障工作;将食物与营养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强化营养干预,加大蛋奶供应,保障食物与营养需求。纲要同时设定了到2020年,达到全国人均全年消费蛋类16公斤、奶类36公斤的食物消费量目标。

    3200万农村学生受益于营养改善计划

    据全国学生营养办副主任田祖荫介绍,目前,全国已经有29个省份的13.4万所学校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超过3200万。也就是说,每天有超过1/2的义务教育学校为学生提供营养餐,有近1/4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校能吃上营养餐。

    “目前,共有国家试点县699个,受益学生2111万人,实现了连片特困地区全覆盖;地方试点县720个,受益学生1123万人,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等部分省份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全覆盖,四川实现67个民族待遇县所有义务教育学生全覆盖。”田祖荫告诉记者。

    “电子营养师”助力营养均衡

    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们都还处在生长发育期,营养改善计划要解决的不仅是“在哪吃”、“吃得上”的问题,更要保障孩子们如何“吃好”,摄入足够的营养元素以适应生活、学习的需要。

    “为了保障孩子的营养均衡,教育部专门开发了‘电子营养师’软件,对学生营养餐食谱中的营养构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免费提供给各试点学校使用”,田祖荫告诉记者。

    在“电子营养师”的监测下,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营养需求也更为直观,针对孩子不同的营养状况,“营养师”会为他们量身定制营养食谱,营养餐中能量、蛋白质、维生素、铁等营养元素得到基本满足的学校比例明显提高了。

    学生身体棒了 缺课率明显下降

    田祖荫告诉记者,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学生营养状况也发生了积极变化,根据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第三方评估,试点地区学生饥饿感大幅下降、身高体重有所增长、身体素质有所改善、贫血率有所下降,营养不良问题得到缓解,学生学习能力有所提高,缺课率明显下降。

    “这项计划切实解决了特别贫困地区孩子的吃饭问题,改善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整体营养状况,对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也起到了积极作用。”田祖荫这样总结营养改善计划的三个成果。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实施与推进的关键时期。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近五年以来,基本解决了“在哪吃”、“吃得上”的问题。未来应着重在解决“吃得好”、“吃得营养”方面下力气。只有加快优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膳食结构,加大供应牛奶、鸡蛋等富含身体生长所需蛋白质及钙质的食品,进一步保障孩子“吃得好”,才能把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提上一个新台阶,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获取均衡的营养,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王艺锭

全国人大代表孙晓梅:营养餐应提高补助标准覆盖城乡
来源:中国广播网 日期:2016-03-18

    央广网重庆3月14日消息(记者刘湛)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教授孙晓梅建议:学生每人每天营养餐补助标准从4元提高到8元。同时将实施范围扩大至城乡全覆盖,扩大到幼儿园,让更多孩子吃得好一点。

  孙晓梅看到很多让人心酸的场景:一个姐姐拿到发的鸡蛋和牛奶后,迅速跑到操场旁边的幼儿园,把弟弟接了出来,自己咬了一口鸡蛋,把剩下的鸡蛋和牛奶塞到弟弟的嘴里。原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就餐的范围,是九年义务教育范畴的学生,幼儿园不在此列,所以弟弟就没有鸡蛋可吃。

  孙晓梅建议,国家可提高学生营养餐的补贴标准。一部分用于营养餐,邀请营养专家制定科学的搭配计划,让孩子们吃上热饭菜,花4元钱采购牛奶、面包的营养餐模式应该继续保留。还有一部分专用于购买奶制品。可以邀请大型奶制品企业,针对孩子们的口味,研发适合他们的牛奶或奶粉,让孩子们喜欢喝牛奶。最后一部分用于营养餐加工的整个过程,包括食品运输、加工、冷藏、水电煤、人工等费,减轻学校的经济负担。

  孙晓梅还建议,将实施范围由原有的试点扩大至城乡全覆盖,把农村学前教育的孩子纳入范围,让更多孩子享受到福利。她建议将重庆巫山正在试点的“双养计划”进行推广,在抓好营养研究,让孩子们吃得营养同时,注重行为习惯和感恩教育,让孩子们双重收获。(来源:中国广播网)

全国人大代表冯碧红建议扩大营养餐受惠面 “新市民”的娃能否吃上营养餐
来源:南国早报 日期:2016-03-18

    南国早报特派记者 孙妮 郭燕群
    农村孩子的吃饭问题,牵动着广西代表团代表的心。全国人大代表、百色市高级中学特级教师冯碧红称,同样是农村孩子,在农村学校就读时,有可能享受到营养餐,但进了城,营养餐就没了。她建议将营养餐的覆盖面扩大到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
背景:
    逾165万名学生已受益
    黄豆蒸饭、咸菜拌饭,过去,农村孩子“凑合”的饭食曾经让人很揪心。2012年开始,我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下称“营养改善计划”),每天每人补助3元钱(后增加到4元),让贫困地区的农村娃吃上了由营养专家定制食谱的热饭菜。
记者从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到2015年,我区的110个县中,有60多个已经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累计投入营养膳食补助资金38.13亿元,覆盖学校9600多所,受益学生165.56万人。在实施地区,农村孩子的贫血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
建议:
    不应以学校性质确定补助对象
    这些变化,冯碧红代表看在眼里,也为孩子的营养改善而高兴。但她留意到另一个问题:目前,营养改善计划以性质来确定补助对象,实施范围仅为农村学校,而不是农村家庭。这就出现了一些“怪”现象:同样是在县政府所在地的学校,由于行政建制的原因,属于县直学校的学生无法享受营养改善计划,而属于乡(镇)的学校(即农村学校)就可以享受,不论这两类学校学生家庭的收入状况如何。
    另外,很多农村家庭为了生计进城打工,孩子也随父母到工作所在地入学,但因为就读的不是农村学校,也与营养改善计划无缘,没办法享受到国家的这一惠民政策。
    冯碧红代表认为,只以学校性质来确定补助对象的做法有失公平,也不能发挥营养改善计划的作用。
    观点:
    如何实施值得探讨
    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少城市学校都没配食堂,如何供应营养餐?冯碧红代表认为,针对这样的情况,可考虑发现金,无论这笔钱是否用到学生身上,都减轻了家庭贫困的进城务工人员的负担。
    另外,在多数城市学校里,进城务工人员的孩子只是一部分,孩子吃营养餐会不会有压力?会不会遭同学“另眼相看”?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大学教授陈保善说,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公立学校,学生家庭收入低到一定范围,学校会免费供应一顿午餐。考虑到学生的尊严,会用发饭票的方式来操作。学生去吃午餐时,分不出哪些是免费的,哪些是自掏腰包的。当然,低收入要有甄别的过程,国外有信用体系建设,很容易掌握学生家庭的收入情况。国内给贫困生家庭建档立卡,也是一种方式

给贫困地区幼儿园儿童提供免费营养餐
来源:甘肃日报 日期:2016-03-18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栗震亚提交提案,建议中央财政给农村贫困地区学前幼儿园孩子提供免费营养餐,用于提升贫困地区孩子的营养健康状况。

  这个提案的提出,源于一次调研活动。栗震亚说,“2015年,我们在对甘肃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调研时,在农村小学遇到了一个很尴尬但又很现实的问题。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楼层,小学生们正在喝着牛奶、吃着鸡蛋面包,享受着国家提供的免费营养早餐,但仅一墙之隔的幼儿园教室里,却什么也没有,出现了叫人十分难堪的场面,大娃娃吃着哩,小娃娃看着哩。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倍加呵护、爱惜才对。”

  据了解,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全国农村稳步推进实施了以学校食堂供餐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计划按照“政府主导、因地制宜、安全第一、注重营养”的原则实施,这对于农村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但幼儿园是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所以广大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却没有列入该计划。对此,栗震亚建议,社会各界给予农村学前教育更多的关注,中央及各级财政尽快将农村地区学前儿童免费营养餐列入计划,并首先在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老少边穷地区试点,力争实现对贫困地区儿童健康成长的全程关怀和全面保障。(记者朱婕 李欣瑶)


上一篇:2014大中华(重庆)巴氏鲜奶论坛成功召开
下一篇:中国奶协秘书长委员会工作会议在保定召开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 中国“学生饮用奶”会议在重 [65283]
 · 关于深入开展重庆市“学生饮 [34341]
 · 新希望乳业荣获全球“德勤卓 [19623]
 · 为中国奶业贡献一生的美国科 [1092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100字以内)